各片区管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和《2020年福建省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2020年平潭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我区认真开展耕地土壤地力监测,通过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情况,结合种植制度和施肥水平,形成《平潭2020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现予以发布。
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2月7日
(联系人:游雪芸,联系电话:13805026060)
(此件主动公开)
2020年度平潭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事业,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摸清耕地地力的基本情况,掌握地力变化的趋势,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提高平潭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和《2020年福建省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2020年平潭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开展耕地土壤地力监测,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为农业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一、土壤理化性状分级依据
土壤酸碱性、全氮含量分级依据林新坚等编著的《农用地土壤培肥技术》,缓效钾分级依据郭建伟等编著的《土壤肥料》,其他养分含量分级依据福建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第四次会议确定的福建省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指标(试行)。(见表1、表2)
表1 耕地土壤酸碱性分级 | ||||||
分级 | 强酸 | 酸性 | 微酸 | 中性 | 微碱 | 碱性 |
pH | <4.5 | 4.5~5.5 | 5.5~6.5 | 6.5~7.5 | 7.5~8.5 | 8.5~9.5 |
表2 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 ||||||
土壤 养分 | 丰缺指标 | |||||
缺乏 | 中等 | 丰富 | ||||
有机质(g/kg) | <20* | <10** | 20-30* | 10-20** | >30* | >20** |
全 氮(g/kg) | <1.0 | 1.0-1.5 | >1.5 | |||
碱解氮(mg/kg) | <100* | <100** | 100-200* | 100-150** | >200* | >150** |
有效磷(mg/kg) | <12* | <15** | 12-25* | 15-25** | >25* | >25** |
速效钾(mg/kg) | <80 | 80-120 | >120 | |||
缓效钾(mg/kg) | <300 | 300-600 | >600 | |||
注:*表示水田,**表示旱地。 |
二、土壤理化性状状况
2020年度平潭共建立耕地地力监测点10个点,其中2020年新建省级监测点1个,点设在金井片区建民村。10个监测点土壤的6项指标优劣情况如下:
(一)土壤总体为中性:土壤pH介于6.13-8.57,均值为7.1。
(二)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2.92-10.8 g/kg,均值6.5g/kg。
(三)土壤全氮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碱解氮含量0.11-0.63 g/kg,平均值为0.36g/kg。
(四)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碱解氮含量29-95mg/kg,平均值为58mg/kg。
(五)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10.4-67.6 mg/kg,平均值为26.8mg/kg。
(六)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速效钾23-105mg/kg,平均值为51mg/kg。
三、施肥建议
由于种植制度和施肥水平的不同,土壤理化性状存在着差异性,当前我区耕地土壤理化性状是:土壤PH值总体为中性,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呈缺乏水平,其中磷素总体呈丰富水平;其他呈总体缺乏。针对当前耕地土壤理化性状,今后在施肥上应掌握“调酸、增氮、控磷、增钾”措施。
(一)调节土壤pH值。土壤pH值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当土壤pH值接近中性时,土壤氮素、磷素、钾素的有效性为最大,应通过撒施适量石灰或结合施用碱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调节土壤酸碱性。
(二)增施氮肥。由于作物所需氮素数量大,而且损失量又大,土壤中氮素积累缓慢,目前我区土壤氮素和土壤有机质水平总体缺乏,当前施氮肥仍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花生、马铃薯、甘薯的氮肥施用方法:以重施基肥,以后视苗情加以调节。
(三)控制磷肥。经过多年施磷肥,当前我区多数农田土壤磷素已有明显提高,有的达到显著积累。若土壤磷素水平较低,而且土壤对磷素的吸附较强,基肥增施磷肥仍不能忽视。当磷素水平在丰富水平以上,可采取间隔施。
(四)增施钾肥。当前施钾肥不够农田钾素支出,引起农田土壤钾素严重亏损,土壤普遍缺钾。施钾肥原则上要强调早施,总体要掌握“重施基肥、轻施追肥、分层施用、看苗追施”的原则。